首页 学院介绍 学院领导 组织机构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党建动态 基层组织 学习园地 学团工作 工会工作 校友专栏 人才培养 教学系 双师型教师 通知公告 工作流程 校外教学点 管理规定 常见问题 教培项目公布 教育培训中心 国际教育 高端培训    通知公告 主考专业 考点简介 通知公告 考点视频 联系方式 入校须知 联系我们   

{{ item.id }}

{{item.title}} {{item.title}}

大数据分析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10:05      文章作者:      编辑:许娟      点击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3月组建了国家数据局,未来是一个用数据说话的时代,也是一个依靠数据竞争的时代。我国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现今,数字化生产力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发展大数据的关键是数据,比数据更关键的是人才。

大数据分析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专注于培养大数据应用方向的人才,我校引进北京大圣光华教育集团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依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788-2021的标准,从大数据产业人才需求出发,抽象提炼典型的工作场景,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满足行业需求的内容与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研发真实项目实践课程,助力学校大数据分析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全力打造数字化时代下的卓越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核心培养方向

1、掌握专业高端技能

数字化时代,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操盘6大实战项目

6大一线数据分析项目,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还原真实数据分析场景

3、助力考研、考公、考编

考研复试占比权重逐年升高,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增加项目实战经验,提升复试综合能力

4、增加高薪求职方向

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多个分析类岗位方向,市场需求量大,全国平均月薪18.3K,晋升空间大

二、就业前景:数据化时代势不可挡,具备数据分析技能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

1、数字经济,人才缺口

几乎所有行业在运营中应用数据,大数据分析已经渗透到138个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元。数字经济中大数据分析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2025年大数据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2000万。

2、企业转型,高端技能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对人才技能培养的方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数据分析是人才最需要掌握的其中一项技能,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会涉及大量数据处理,企业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够熟练使用数据进行算法预测等工作。

3、黄金职业,高薪赛道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企业对数据价值的重视,数据分析、商业分析、金融/经济分析等分析类职业的需求和薪资水平将继续保持增长,全国月平均薪资18.3k。

三、学业竞争力:大数据分析技能,增加大学生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专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1、大学专业学习,强化实践能力

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找到相应的答案,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②提升实践能力

参与实际项目,处理真实数据,了解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这样的实践经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③增强跨学科学习能力

学习大数据分析技能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2、助力考研,提高上岸能力

大数据分析技能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生招生单位所要求的技能之一。此外研究生复试成绩占比影响逐年升高,数据分析增加项目实际经验,锻炼数据思维,培养复试综合竞争力。

①简历和自述

在简历和自述中,可以明确标注自己参与过的大数据分析项目,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标以及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

②面试环节

面试官会在面试环节中询问项目相关的问题,考生可以准备一些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和回答,来展示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能力。

③作品集或演示

考生可以准备作品集或演示来展示自己的大数据分析项目。通过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直观地展示自己在项目中的工作和成果。

3、考公考编,增加竞争优势

各省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要求将大数据分析能力作为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用数据分析赋能业务,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通过“数字”赋能民生服务,建好智慧政务“连心桥”。

四、课程优势工具、思维、实战,系统化培养各专业、各行业大数据分析人才

1、课程体系标准高

课程内容以行业标准设计研发,符合企业人才认定标准,学完可全面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2、课程矩阵覆盖全

实战与案例结合,覆盖数据分析全栈技能矩阵

3、课程迭代更新快

高标准师资团队、走在时代前沿、不断融入热门技术

4、课程对标岗位多

企业真实项目演练,理论和实操结合,满足岗位人才质量要求

五、智能学习系统

六、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专业技术认定证书

1、发证部门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

2、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为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者

3、证书查询平台: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官网:www.cesetc.org.cn

七、联系电话

咨询电话:18888297105

监督电话:18769766502

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邮编:266000 邮箱:yyjxdzb@163.com 电话:0532-83781878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3号青大东校区